• <nav id="gq4yc"><nav id="gq4yc"></nav></nav>
  • 當前位置: 首頁 > 光伏 > 市場快訊

    光伏產業鏈利潤向下游轉移

    中國電力網發布時間:2023-08-21 09:35:05
    光伏企業紛紛發布上半年財報。記者梳理多家光伏上市公司半年度業績報告和業績預告發現,今年上半年,光伏上游硅料、硅片企業業績增長乏力,反觀組件、電池片企業業績大幅增長。雖然今年上半年光伏上下游企業業績出現“反轉”,但整體而言,多數光伏企業業績仍較為喜人。

    賽迪顧問物聯網產業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麗表示,2023年上半年,光伏上游硅料新建產能不斷釋放,多晶硅市場供過于求,價格持續下行,推動行業成本下降,刺激光伏產業保持高增長,下游應用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她預計,下半年,硅料產能過剩依舊是行業主基調,短期內硅料供過于求的趨勢暫無改善,但受制于生產成本問題,上游各環節降幅有限。

    TrendForce集邦咨詢新能源部總監王健分析指出,2023年上半年,受階段性產能過剩影響,硅料、硅片價格大幅下跌,硅料、硅片企業利潤收縮,電池片、組件環節利潤明顯改善。預計2023年下半年,隨著硅料價格見底,市場需求將進一步釋放,產業鏈利潤將逐漸向下游轉移,電池片、組件、一體化企業有望充分受益。

    組件、電池片相關企業利潤修復

    光伏制造產業鏈主要分為硅料、硅片、電池片和組件四個環節。其中,組件一直以來都是利潤最微薄的環節。然而,2023年上半年,得益于硅料、硅片價格大幅下跌以及一體化產能布局,組件龍頭企業盈利大幅提升。

    數據顯示,多家組件企業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超一倍,部分企業漲幅高達3倍。天合光能預計2023年上半年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35.03億元至39.27億元,同比增長204.40%~241.32%;晶科能源公告,預計上半年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33.2億元至37.2億元,同比大增313.45%到363.26%;晶澳科技預計上半年實現扣非凈利潤45.6億元至52.6億元,同比增長約兩倍。

    隆基綠能披露的2023年半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業總收入為646.64億元,同比增長28.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1.79億元,同比增長41.63%。記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的凈利潤已超過2022年全年利潤的60%,是2021年全年利潤。

    對于業績大增對的原因,天合光能總結為四個方面,一是光伏組件出貨量和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有顯著增長;二是先進產能釋放,大功率210系列光伏產品銷售占比同比提升;三是上游硅片產能釋放,產品綜合成本進一步下降;四是采購材料、物流運輸等成本及期間費用得到有效控制。

    隆基綠能稱,報告期內,全球光伏市場需求保持快速增長,公司持續優化全球產業鏈一體化布局,推動高效產能穩步釋放,硅片和組件出貨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隨著上游多晶硅料價格的下降,公司組件產品毛利率同比修復。

    電池企業2023年上半年也紛紛實現豐收。鈞達股份預計其扣非歸母凈利潤約為8.5億元至10.5億元,同比大增1330%至1670%;愛旭股份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164.8億元,同比增長3.09%,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2.68億元,同比增長128.66%。

    針對2023年上半年的凈利潤表現,上述企業均表示,上游硅料產能的持續釋放推動行業成本下降,刺激光伏產業保持高增長,市場需求持續旺盛。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1-6月,我國光伏裝機量為78.42GW,同比增長超過150%,規模接近去年全年光伏新增裝機總量,再創歷史新高。

    陳麗指出,2023年,光伏電池環節由P型向N型技術升級迭代,行業N型電池產能相對短缺,N型產品市場供不應求,電池及組件環節盈利較去年同期迎來提升。

    硅料、硅片相關企業增長乏力

    相比下游組件、電池片企業的“紅紅火火”,上游硅料和硅片企業卻“風光不再”。

    硅料龍頭企業大全能源的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其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約為93.25億元,同比減少42.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44.26億元,同比減少超過一半。

    對此,大全能源坦言,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硅料市場新增產能陸續釋放影響多晶硅價格大幅下跌。

    而通威股份、新特能源目前尚未披露相關業績預告。對此,有觀點認為,不少硅料上市公司因未達到半年報預披露標準,所以未進行半年報業績預披露。

    多晶硅材料制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嚴大洲表示,2023年1―6月,國內多晶硅產量為65.17萬噸,同比增加99.3%。此外,還有3.3萬噸進口量。而多晶硅的需求量卻僅約55萬噸,在供過于求的情況下,多晶硅盈利空間被大幅壓縮,隨著行業擴產持續,競爭淘汰態勢加劇。

    硅片方面,雖然部分企業仍實現業績增長,但增長幅度有所下降。硅片龍頭企業TCL中環雖預計2023年1―6月實現扣非凈利潤為37.5億元至39.5億元,同比增長29.27%至36.16%,但較去年同期下滑超過60個百分點;雙良節能預計2023年1―6月扣非歸母凈利潤為5.2億元至6.2億元,同比增長54.19%到83.85%。值得一提的是,雙良節能今年第一季度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3.93億元,同比增長315.06%。依此計算,雙良節能今年第二季度僅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1.27億元至2.27億元,環比下跌約42%到68%。

    京運通受到的影響更大。企業預計2023年半年度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為728.34萬元至7283.44萬元,同比減少80%到98%。

    TCL中環在業績預告中表示,2023年上半年光伏行業產業鏈價格快速下行,對企業經營成果造成壓力,產業鏈競爭博弈劇烈,對市場環境及經營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京運通稱,2023年第二季度受行業變化、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公司新材料業務的硅片產品銷售單價出現下滑,對公司新材料業務的凈利潤產生較大負面影響。公司擬對新材料業務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億元至2.7億元,而上年同期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僅為13萬元。

    “2023年上半年,硅料環節受階段性產能過剩影響,價格大幅下跌,硅料企業盈利空間大幅壓縮。而硅片環節受硅料價格大幅下跌及自身供給過剩影響,價格同樣大幅下滑,硅片企業利潤收縮。”王健說道。

    光伏產業鏈利潤向下游轉移

    記者了解到,光伏輔材石英坩堝因供給偏緊,價格維持高位,相關企業享有較高盈利水平。

    石英坩堝是拉制單晶硅棒的重要耗材,其核心原料是高純石英砂。雖然在硅片的生產成本中石英砂占比極低,但其純度、含鋁量、抗析晶性等品質參數將直接影響硅的成晶率、整棒率、直接加工成本和質量。

    石英坩堝制品企業歐晶科技預計2023年上半年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306.96%至351.81%;專注光伏領域用石英材料的石英股份也實現業績猛增,預計2023年1―6月,其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暴增682.20%到753.03%,超過了去年全年扣非歸母凈利潤的兩倍,創下歷史最佳業績。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上游跌價帶來的產業鏈降本,光伏裝機需求或將進一步增加。

    由于中國市場需求快速加大,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日前決定將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預測由原先的280GW到330GW上調至305GW到350GW;2023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預測將由95GW到120GW上調至120GW到140GW。

    在王健看來,進入2023年下半年,硅料供應過剩局面難以有實質性轉變,多家硅料廠商的新增產能將于第三季度集中投產,硅料價格即使有回彈機會,但無論是時間抑或幅度均十分有限。

    而在硅片環節,根據目前的統計,有效產能和產出仍顯著高于下游電池和組件環節。即使下半年需求爆發,硅片環節仍有大量待釋放新產能,市場依舊供過于求,價格仍存在回歸下行風險。“隨著硅料價格見底企穩刺激下游需求逐步釋放,產業鏈利潤逐漸向下游轉移,電池片、組件、一體化企業有望充分受益,石英坩堝企業繼續維持較高利潤空間。”王健預測說。

    面對產業鏈價格下行帶來的不確定性,陳麗建議,上游光伏企業需提升產線工藝水平,持續進行技術改造,淘汰低端產能,理性擴充優質產能;同時,上游光伏企業應謀求與下游硅加工及光伏企業聯合,延伸產業鏈,鼓勵下游光伏企業靈活簽訂采購供貨單,約定在合同總金額不變的前提下,通過延長供貨年限來提高供貨總量,使光伏硅料及硅片生產保持一定開工率,穩定整體價格水平。

    來源:央廣網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